家政进社区”如何为企业带来新机遇?
2022年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家政进社区的指导意见》,引导家政服务充分融入社区生态体系。《意见》通过减税降费等措施,支持家政企业在社区设置服务网点,促进居民就近享有便捷服务。中心通过对我国各省市举办的“家政进社区”活动进行分析归纳,探讨“家政进社区”活动的多种方式,希望可以为家政企业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思路。
家政行业进入社区的形式主要有独营、嵌入、合作、线上等方式,不同进入方式匹配相应形式可以为家政企业发展带来新灵感。不论是东部还是西部,家政进社区的创新思路都没有停止过,接下来,跟随小编一同关注各地进社区活动的新发展思路吧!
虚拟养老院
2023年,在甘肃兰州,通过现代家政与网络平台结合,打造虚拟养老院。虚拟养老院通过搭建了一个融合智能体检设备、远程医疗于一体的网络平台,通过这些智能设备,工作人员可以实时观察老人的身体状况,让老人在家中享受到全方位照护。该平台整合本地餐饮、医疗、家政服务等资源,拨打电话预约,老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紧急救援等150多项养老服务。山东省是常住人口数量过亿的人口大省,老龄化人口在常住人口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同时,我省具有养老照护师资格证书的家政服务人员供给明显不足,虚拟养老院平台若能在我省推行必定可以有效提高老人生活便捷度,有效缓解养老市场供给需求问题。
“驿站式”家政服务模式
2021年,在四川宜宾百家渡社区,妇联“巧姐暖心”家政服务以“驿站式”家政服务模式,打通社区家政服务“最后一公里”。企业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巧姐暖心驿站”,形成社区家政服务驿站全辐射的工作机制。依托辖区家政培训资源优势,畅通家政职业培训向社区延伸,让更多的下岗人员通过家政服务实现创业就业梦想。山东省各地市实行“15分钟便民生活圈”已有多年,社区诊所、便民食堂方便了居民日常生活。通过宜宾实行家政服务“最后一公里”,我中心看到了家政服务进入“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可行性。通过建立社区家政服务站点,为社区内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家政服务,同时有效为社区内下岗人员提供就业机会,让家政真的进入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互联网+现代服务”
2023年,在上海市闵行区,悦管家在新梅邻里中心实现以“互联网+现代服务”模式领跑家政服务业的全龄友好服务。新梅邻里中心在功能上集社区助餐、亲子活动、阅览学习等基础性服务于一体,同时把家政服务带进社区,深度参与社区的融合发展。在社区服务模式中,悦管家不断探索“社区管家服务”、家政“点评”平台等创新模式,实现由家庭养育服务机构到家庭一站式服务机构的转化。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O2O服务,结合社区生活特点,创立了“家政社区服务站”的“云店”模式。在“家政进社区”的推进中,悦管家不断探索家政服务业新模式。
民生服务平台
2023年,在杭州市西湖区,民生服务平台上展示了很多民生服务的相关信息。社区里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通过配备的手表跟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进行紧急呼叫,下单一些家政服务。同时,社区还在居民家里安装了烟雾报警器、用电用水等好几个传感器。一旦遇到异样,就会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在推动“家政进社区”的进程中,多地正通过数字化赋能,有效连接供需。
社区照料中心
在江苏苏州,社区开办日间照料中心,由专业的家政团队运营,设置助餐区、理疗按摩室、助浴区、舞蹈运动房等多功能区域,社区还为失能人员提供居家保洁和长护险服务,政府补贴后,居民个人要承担的并不多。在河南郑州,当地也通过搭建一站式社区家政便民服务中心,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在河北,巾帼家政进社区结合大健康,引入“两筛”项目引来大量居民现场观摩交流。各地通过为社区匹配家政团队,把各种家政服务融入到每一个社区的点位上,老百姓可以在家里方便地享受居家的上门服务,通过“家政进社区”,居民生活的品质化、精细化水平明显提升。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结合对家政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中心认为:未来家政企业不应孤军奋战而是要嵌入到社区,做好资源整合,结合科技力量共同发展。中心将通过调研家政企业对所在片区社区的铺设能力,协调家政企业划定服务片区,稳固家政企业的扎根深度。同时,为更好满足居民丰富的日常需求,还将通过经理人培训、学历提升等方式拓展家政经理人眼界,并为服务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居民有更好的消费体验,让家政企业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