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省家政服务行业信用平台!
2023中国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发展大会暨成果展览活动8月在济南举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
商务部等13部门办公厅(室)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的通知
热点关注 | 2023年山东省诚信家政服务机构星级认定开始了
2023中国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发展大会暨成果展览方案8月将在济南举办
1、供求矛盾是家政行业突出问题
供不应求是家政服务业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家庭服务业的供求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总体上的供不应求、服务质量上的供不应求以及季节性供不应求。
总体上的供不应求体现在家庭服务员从业人数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服务质量上的供不应求是指服务员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服务质量上的供不应求还体现在家庭服务中高技能、高职称专门人才的缺乏。高级月嫂、高级育婴师等职业人才匮乏,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扩张的高端化需求。
季节性的供不应求主要由于从业人员以外地农村妇女和下岗职工、无业人员为主题,在春节、农忙等时间大量家庭服务员回家劳动、休息,加上节假日期间需求量的增加而导致的。
2、家政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家政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涉及各方的争议纠纷频发且纠纷协调难度大,家庭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消费者三方权益在不同程度上未能得到有效维护。
3、服务价格混乱、服务标准不健全
目前我省家政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公司自主定价。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二条规定,实行市场调节价的中介服务收费标准,由中介机构自主确定。“公司自主定价”意味着缺乏法定统一价格标准,这给家政行业恣意定价以可乘之机。多数家政公司的都有自己的服务价格表格,由于劳动者的固定工作较差,导致家政公司出现“不规范”的涨价现象。
市场不够规范,主要是因为缺少一套好的服务标准和规则。而现阶段,行业制度化建设有待完善,行业准入制度、资质认定制度、监管制度均建设不足。行业标准化建设不足,缺乏统一的服务质量、服务流程、服务收费标准。
目前,标准的设立主要是由各企业自行规定的服务标准难以规范化,且多数企业没有能力针对每种项目都建立一套服务标准。工资待遇、服务质量问题是家庭服务纠纷中争议的焦点,而如果能够建立起针对各类别家庭服务业的收费指导标准和服务质量标准将可大大减少此类纠纷。
4、家政培训体系不完善,家政企业员工制发展困难
员工制企业被视为行业发展趋势。但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提供家政培训、支付社保费用,使得企业成本大幅增加,同时还需要承担家庭服务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员工制企业发展较为困难,生存及抗风险能力不强。
目前提供的家庭服务业培训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企业主导型。对于市场和企业主导型来说,往往面临着费用、成本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政府对市场和企业主导型培训支持力度不够,政府补贴门槛高;另一方面,由于服务人员流动性大,家庭服务企业和消费者处于自身考虑没有为其出钱培训的意愿;此外,由于家庭服务是买方市场,从业人员很容易找到工作,而且他们收入不高,不愿意自掏腰包参加培训。
因此,员工制企业值得社会鼓励和推崇,但是作为发展方向却面临着高额的培训费用和员工管理费用,所以也应该得到国家部分的财税等政策支持。